孔融让梨是我国古代一个经典的小故事,几乎每个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讲过,故事中的小孔融小小年纪就能做到如此谦让实在令人敬佩,但是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山东股票配资,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有许多不妥,“孔融”也可以不让梨!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:
一、孔融让梨的故事
东汉时有个呆萌可爱的小帅哥名叫孔融,在他四岁那年,父亲的一个学生前来家中做客,带来了一篮子香甜多汁的梨子,母亲洗好了梨子让孔融先挑,他竟然选了最小的一个给自己。
父亲疑惑地问孔融:“你怎么不拿大的?”
孔融一本正经的回答道:“我年纪小,应该拿最小的,大的要留给哥哥们吃。”
父亲接着问:“你的弟弟比你小,照你这么说,他应该拿最小。”
孔融摇摇头说:“我比弟弟大,我是哥哥,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。”
展开剩余71%父亲听完孔融的话更高兴了,连连夸赞孔融明事理懂谦让,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成了万千父母拿来教育自家宝贝的故事。
二、孔融也可以不让梨的解析
一个四岁的孩子把最大的梨让给家人,留给自己最小的,从心理学角度来说,无论是否出于真实的自愿,把这件事作为典范向这个年龄的孩子宣扬都是不合适的,孩子对美味(香甜多汁的梨)的向往是一种本能,再正常不过了,在孩子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的情况下,用这样的故事教导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想吃大梨的想法是错误的,这样的自己是不可爱的,这种自我否定的感觉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羞耻感,因为担心爸爸妈妈会因此不喜欢自己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,他们无法承受被父母嫌弃,于是选择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,这个故事传达给孩子的自我否定和压抑,会在孩子澄澈的心里会形成深深的烙印,导致他们的性格要么变得隐忍压抑,要么叛逆愤怒。
三、生活中的“孔融”经常被迫“让梨”
例如:当姐姐和妹妹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时,妈妈常会对姐姐说:“你是姐姐,你要让着妹妹。”此时如果姐姐坚持不把玩具给妹妹,就会被妈妈训斥;当小男孩和小女孩争抢同一个玩具时,妈妈常用的教育词是:“你是男子汉,要懂得让着女孩子。”,此时如果小男孩坚持争抢,很可能被大人强行夺过来交到眼泪呵呵的小女孩手里,这些教育行为在我身边很常见,也很少有人质疑这些做法,实际上这些做法是不恰当的,事件中的姐姐和小男孩或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而压抑自己的需求,或是因此伤心,妈妈不爱自己;或是因此自卑,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,从而给亲子间的情感交流造成阻碍,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。
总之,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孩子是不合适的,“孔融”也可以不让梨,这无关品德,只是人的正常本能罢了。您也不用担心孩子长大了会因此不懂得谦让,随着孩子的长大,他们的价值观会在与周围人的相处中逐渐形成,父母如果懂得谦让,孩子自然耳濡目染也会懂得谦让的。其实,即使是成年人,当自己有需要时,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满足一下自己是合理的,偶尔不谦让也是可以的。谦让不是必须的,小孔融和大孔融们不必要强迫自己事事谦让,事事强迫自己谦让叫做谦让瘾,是心理健康程度不够的一个表现,所以,亲爱的朋友,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,怎么选择问自己的内心就好了山东股票配资,不要无关紧要的小事都加上道德的枷锁吧,祝您幸福,也祝您的宝贝健康快乐!
发布于:天津市